當一杯裝著半杯水的玻璃杯出現在你眼前時,你會覺得水剩一半呢? 還是水還有一半? 從這個頗有禪義問題的回答,很可能可以判斷我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低喔!
回答水還有一半通常意味著個性可能較為積極樂觀;反之就可能表示有悲觀傾向。
憂鬱、憤怒與敵視等負面情緒是心臟病與中風的危險因子,而幸福快樂似乎能保護心臟健康。這個結果來自於一個大行的研究,該研究調查正向人格特質對心臟疾病風險的影響,像是快樂、知足與熱情等就屬這種特質。
研究者為了確定態度是否會影響人們的健康,他們用十年的時間追蹤1,739位居住在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的健康成年人。
在研究開始的時候,讓受過專業訓練的專家評估參與者們負向情緒與正向情緒的程度,評估的項目包含有沮喪、敵視與焦慮等屬負向情緒;高興、幸福與興奮等屬正向情緒。
哥倫比亞大學 Karina W. Davidson 博士說:「即便是生性樂觀的人有時也會有沮喪與其他負面情緒的時候。不過那只是短暫的,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有展現正向情緒傾向的人被認為能處在一種稱為「positive affect(正向作用)」的心理循環當中。
Davidson 博士:「從過去的研究當中我們知道負面情緒被用來預測心臟疾病,而在這個研究當中我們想要看看正向作用是否具有保護的能力。」
幸福快樂與心臟健康
在排除其他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後,研究者們發現快樂的人,在這十年間發展為心臟病的機率較落在負面-正面情緒量表(negative-positive emotion scale)中位數者要少22%。最有負向情緒的人新血管疾病的風險最高,而評分最幸福快樂的人則是風險最低的。
即便生性樂觀的人體經歷了短暫的抑鬱,卻不影響觀察到的保護作用。不過這些發現尚無法直接證明幸福快樂真的能保護心臟,這還需要更嚴謹的臨床測試才能知道。目前還僅處在推論的階段,不過對於幸福快樂如何保護心臟這點是有幾個可能的解釋,這包含有:
- 較健康的生活方式:快樂的人睡得比較好、吃得比較好、少抽煙且較常運動。而這些都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生理影響:幸福快樂可能讓個體產生正向的化學改變,如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而這對心臟有好處。
- 遺傳的影響: 生性有快樂傾向的人,也傾向有較少心臟病發的情形。
Davidson 博士說:「如果我們能改變人們的正向作用的程度,我們也許能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博士建議每天至少花個15到20分鐘去作一些能讓自己開心與放鬆的事情。而且確定這些事情不要因為忙錄而成為第一個被捨棄的選項。
別煩惱,快樂一點
探究幸福快樂與如何影響健康是很新的研究方向。撇開人生際遇不談,從過去到現在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人要不就天生樂觀,不然就是生性悲觀。然而隨著近年來對於幸福科學有越來越多的認知,這樣的觀點可能改一下了。
與研究一並發表的評論寫到改善社交技巧與降低社交焦慮或許能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此研究與評論均刊載於 European Heart Journal 。
該評論引用好幾種幫助生性負向的人變快樂一點的策略,包含有:
- 經常懷著感恩的心
- 實踐樂觀
- 經常表達善意
- 總是看人家的優點
- 欣賞讓人高興的事情
- 實踐寬恕
最後,養成規律的運動、性行為與良好的睡眠,這些都能讓自己覺得幸福快樂的。
關於本文
- 文章來源:WebMed
- 文章標題:Study: Happiness Good for the Heart
- 文獻來源:
Davidson, K.W. European Heart Journal, published online Feb.18, 2010.
Karina W. Davidson,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dicine and psychiatry; director, Center for Behavior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New York.
Bertram Pitt, MD, professor of internal medicin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chool of Medicine, Ann Arbor.
News releas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Fosbol, E. Circulation: Heart Failure, November 2009; vol 2: pp 582-590. - 整理編譯:Sidney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