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上內容的主要目的在於健康與營養知識的分享,您不可將之視為醫療上的建議。
營養共筆新站測試中,歡迎大家去看看:http://www.nutrinote.co

2011/09/27

打呵欠新觀點:幫大腦降溫

1241942_91849555

打呵欠是有生理目的的舉動呢?還是一種單純的社交溝通動作呢?
(雖然最後的結論還是沒有定論,但還滿有趣的。)

所有的人類都會打呵欠,而大部分的脊椎動物也有這樣的動作,它確實有著相當實用的功能存在著。只是關於「打呵欠」還有一些問題困擾著科學家。

現在有個研究藉由一系列的實驗發現打呵欠的背後有著相當讓人驚訝的理由 ---冷卻大腦。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Andrew C. Gallup 博士:「我們已經收集老鼠、鸚鵡以及人類的資料。所有的資料都支持大腦冷卻的假設。」

 

大腦冷卻假說的概念:

  • 當你開始打呵欠時,用力張口能增加頸、臉與頭部的血流。
  • 打呵欠期間的深呼吸會迫使脊髓液與血液從腦往下流動。
  • 吸入口中的冷空氣讓往下流動的液體降溫。

Gallup 博士:「這樣的過程跟散熱器很像,冷卻來自腦部的血流,並將肺部與末端溫度較低的血液帶往腦部,因此能降低腦部的溫度。」

為了回答懷疑此假說的人們,Gallup 博士在醫學文線上詳細描述出該過程解剖學上的描述。

 

天氣冷的時候我們會比較常打呵欠

Gallup 博士的理論認為外界的空氣越冷對腦部冷卻的作用會比熱空氣好。當空氣是冷的時候,身體應該會因而更容易打呵欠,反之,當外頭很熱,就比較不會打呵欠了。

Gallup 博士的研究團隊分別在冬天(攝氏 25 度)與夏天(攝氏 37 度)進行試驗。

研究者們要求 80 位參與者看人們打呵欠的照片。接下來發生的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看了其他人打呵欠的照片後,看得人通常也會跟著打呵欠。

天冷的時候,看完照片後有 45% 的人打呵欠了。而在天氣熱的時候,則僅有 24% 的人打呵欠。此外,天冷時,在外頭待越久就越容易打呵欠,而天氣熱時,在外面待越久就越不會打呵欠。

這些結果與之前 Gallup 博士的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類似,先前的研究證實鸚鵡在在越冷的環境越容易打呵欠。而這也在一個老鼠研究中看到相似的結果,打呵欠確實會讓老鼠腦部的溫度下降一點。

 

當我們打呵欠的時候,代表了什麼?

Gallup 說他的「打呵欠的腦部冷卻理論」是唯一能完全解釋實驗結果的論述。不過這並沒有辦法說服其他呵欠理論的人。

瑞士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Adrian G. Guggisberg 醫師同意 Gallup 博士提到的「室溫的變化能引起打呵欠」。但他對腦部冷卻理論抱持著審慎的態度,並對 Gallup 博士的研究提出了另外一種詮釋。

「高溫時打呵欠被抑制的事實是當我們需要它的時候它並不是那麼的精確。而且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能調控體溫,比如說流汗。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是為何我們還需要另外一種調控機制,而這種機制是真的需要它時,卻派不上用場。」

關於「打呵欠的理論」現在分有兩個陣營。像 Gallup 博士就是其中之一,這一派認為打呵欠一定得是生理因素造成,並有實質的生理作用。而另外一派則認為打呵欠是一種溝通的方式,能提供各種社交上的好處。

Guggisberg 醫師傾向支持打呵欠的社交理論。他認為打呵欠的生理作用實在是太小,並不足以用來支撐它在演化上的必要。而他覺得打呵欠的傳染作用可能是關鍵的線索。

Guggisberg 醫師:「越是容易被打呵欠感染的人,他們的社交地位與能力就會越好。在人類當中,打呵欠的社交作用相當明顯。它多半是下意識的行為。雖然還不清楚打呵欠溝通了什麼,但很明顯地,這個動作傳遞了某些訊息並對腦部網絡與行為產生影響。」

不管是哪個種族,打呵欠都代表了睡眠與無聊的訊息。也就是說「打呵欠」發出來的訊息就是打呵欠的人正感到一些不愉快的經驗,不過並沒有立即性的威脅。

Guggisberg 醫師:「我們可能必須習慣『打呵欠的主要功能是社交而不是生理功能』這樣的概念。」

Gallup 博士認為不管打呵欠溝通了什麼訊息,但這太過於含糊與微妙並不能構成打呵欠在整個演化的歷史當中被保留下來的理由。

Gallup 說:「我並不會覺得打呵欠沒有任何社交功能,因為很明顯地它會傳染。但我們必須將它視為一種不能被控制的生理驅動過程。如果你在一場會議中打了呵欠,這不應該是一種不尊重或是無理的行為,因為它其實是無法控制的。」

 

 

關於本文

  • 文章來源:WebMD 
  • 文章標題:Why We Yawn
  • 文獻來源:
    Andrew G. Gallup, PhD, postdoctoral research associate, 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New Jersey.
    Adrian G. Guggisberg, MD, division of neurorehabilitation, University of Geneva, Switzerland.
    Gallup, A.C. and Eldakar, O.T. Frontiers in Evolutionary Neuroscience, published online Aug. 28, 2011.
    Shoup-Knox, M. Frontiers in Evolutionary Neuroscience, published online Sept. 24, 2010.
    Gallup, A.C. and Gallup, G.G.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07; vol 5: pp 92-101.
    Gallup, A.C.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January 2011; vol 35: pp 765-769.
    Gallup, A.C. Medical Hypotheses, 2011.
  • 整理編譯:Sidney
true

0 意見: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