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上內容的主要目的在於健康與營養知識的分享,您不可將之視為醫療上的建議。
營養共筆新站測試中,歡迎大家去看看:http://www.nutrinote.co

2013/01/28

抽煙會讓人少十年壽命

1-1151676_46289248

 

現在吸煙女性死於肺癌與其他抽煙相關疾病的情形已經與男性相當,平均而言,抽煙的人會比不吸煙的人提早十年離開這個世界。

這些結果是來自於兩個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關於抽眼者死亡趨勢的研究。

加州大學戒菸中心(Smoking Cessation Leadership Center ) Steven A. Schroeder 醫師:「這兩個研究點出一個事實 -- 在美國抽煙依然是主要造成死亡的原因。」

 

吸煙的危害,男女都一樣

美國癌症 Michael J. Thun 醫師帶領一個追蹤五十年間橫跨三個時期的抽煙死亡研究。他說新的研究資料確認女性吸煙的死亡風險跟男性是一樣的。

這個分析研究包含 2.2 百萬年齡 55 歲以上成年人的資料。Thun 醫師說:「當女性跟男人一樣的抽煙,她們就會像男人一樣地死去。」

女性是在 1960 年代才開始有比較多的人開始吸煙,比男性開始大量吸煙的時間慢了 20 多年。吸煙比率在 60 年代後期達到高峰,根據美國 CDC 的統計資料,那時候女性吸煙的比率大概是三個人有一個吸煙。

此增加趨勢可不是單純的巧合,因為在那個時候開始有煙商針對女性推出商品。

從研究中的資料顯示在 1960年到 2000年間的女性吸煙者死於肺癌的風險增加了 23 倍。

 

早點戒菸能多活幾年

在第二個分析當中,研究者們確認吸煙者年屆中年以後會因為抽先的習慣而少了十年的壽命,不過如果能在四十歲以前戒菸的話,就可以多活幾年。

研究者分析從 1997 年到 2004 年間訪談 20 萬名以上 25 歲以上的男女所獲得的資料,其中約有 1萬 6 千個人在幾年後已確認死亡。

他們的發現有:

  • 在 30 與 40歲中之前戒菸的人能得到 9 年的壽命。而那些在40 歲中到 50 多歲戒菸的人,能獲得 6 年的壽命。而在更年長到 65 歲以前戒菸的人,則能多 4 年左右的壽命。
  • 25 到 79 歲間的吸煙者,死亡風險是同樣歲數沒吸煙者的三倍。
  • 不曾吸煙的人活到 80 歲的機率是吸煙者的兩倍。

研究者聖米高醫院(St. Michael's Hospital) Prabhat Jha 醫師說該研究透漏出一個關鍵的訊息,就是不管是早還是晚戒菸,這對抽煙者的健康都有所助益。「在 40 歲以前戒菸,當然最好是在 40 歲以前啦,就能讓你多活個十年。不過不要誤會,這並不是說你在 40 歲的時候戒掉煙就萬事太平了。因為戒菸者的死亡風險還是比不曾吸煙的人高,不過跟你繼續抽下去相比,風險確實會下降許多。」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死亡率攀升,是「淡煙」的錯嗎?

我們從男性與女性吸煙者兩者身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死亡趨勢上發現了一個新的分佈。

吸煙者因 COPD 而死亡的比率持續攀升,而該疾病會在年輕吸煙者五十到六十歲的時候要了他們的命,當然對年紀大的人也一樣。

Thun 醫師認為那些稱為「淡」與「低焦油」香煙的流行或許該負相當大的責任。因為這些香煙是以比較無害或是替代一般香煙的訴求在市場上行銷販售。

香煙被製造成不容易把菸草的煙吸入肺中,不過抽煙的人卻只要呼吸得用力一點,依然能從被稀釋的煙中吸到尼古丁。

Thun 醫師:「這些品牌也許該部份或甚至得為來自 COPD 的死亡率增加負責,沒有所謂安全的香煙。」(ps:請大家別吐嘈說還有電子煙喔~)

這兩篇研究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所贊助。American Cancer Institute、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與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也貢獻了他們的研究發現。

 

 

延伸閱讀

  1.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照顧
  2. 遠離 COPD!戒菸就對了

 

關於本文

  • 文章來源:WebMD 
  • 文章標題:Smokers Die About a Decade Earlier on Average
  • 文獻與人物:
    Thun, M.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Jan. 24, 2013.
    Jha, P.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Jan. 24, 2013.
    Michael J. Thun, MD, former vice president emeritus,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Prabhat Jha, MD, director, Center for Global Health Research, Toronto, Canada.
    Steven A. Schroeder, MD, Department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director, UCSF Smoking Cessation Leadership Center.
    Press release, St. Michael’s Hospital.
    Press releas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DC: Smoking rates by sex.
  • 整理編譯:Sidney

2013/01/23

睡前來一杯可能無助於睡眠

1-shutterstock_48753028

如果你睡前不來一杯就覺得睡不著的話,請先看看這篇文章後,再重新思考一下喔。

有篇回顧 27 個篇文獻的研究發現酒精並沒有辦法改善睡眠品質。酒精確實能讓健康的人們比較快入睡,並深眠一會,但它卻會減少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的睡眠時間。

如果你在睡前喝越多,減少 REM 的作用越明顯。REM 通常發生在入睡後 90 分鐘。我們大多在這個睡眠階段做夢,同時它也是最具恢復身體疲勞的睡眠時間。REM 受到干擾可能會讓你白天想睡覺、注意力不集中,並劫持你該有的睡眠。

研究者,倫敦睡眠中心的醫學博士 Irshaad Ebrahim 說:「酒精能引起你的睡意,這讓它看似能幫助你睡覺,不過就整個睡眠期來看的話,它反而會打擾的睡眠,特別是下半晚。另外,酒精也會抑制呼吸並能促使睡眠呼吸終止(sleep apnea)的發生。」

睡前酒喝越多的人,干擾就越強。1~2 的*標準飲用量 似乎就會對睡眠產生影響。

* 標準飲用量:依國家不同有不同的定義,不過這邊指的 1~2 標準飲用量相當於 1罐 330 ml 啤酒。

 

酒不是安眠藥

Ebrahim  博士說:「酒精馬上與短期影響是減少入睡的時間,而這作用在前半晚睡眠的效果或許是讓失眠的人使用酒助眠的部份理由。然而,這會被後半晚發生的干擾給全數抵銷掉。人們不應該把酒當成安眠藥來用,經常喝酒助眠還可能會造成酒精依賴的結果。」

北岸-長島猶太裔醫療系統(North Shore-Long Island Jewish Health System,North Shore-LIJ)成癮專家 Scott Krakower 說酒讓人們誤以為他們睡得比較好。「喝酒的人通常都會覺得它們的睡眠獲得改善,但實際上並沒有。」

在斯科茨代爾的睡眠專家 Michael Breus 博士表示快速動眼期是較能恢復精神的睡眠期。「酒不是一個洽當的安眠藥。如果你依賴酒精入睡,那麼你夢遊、說夢話的可能性會高很多,而且你的記憶力也可能會出問題。」

如果你有睡眠的困擾,那麼跟你的醫生討論看如何改善你的睡眠品質。當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相當有幫助。以下提供幾個幫助改善睡眠的習慣:

  •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切記,睡覺前幾個小時別運動。
  • 傍晚以後避免咖啡因、酒精或抽煙
  • 在床上只做睡覺跟那檔事就好
  • 設定規律的起床與睡覺的時間

 

關於本文

  • 文章來源:WebMD 
  • 文章標題:Alcohol and a Good Night's Sleep Don't Mix
  • 文獻與人物:
    Ebrahim, I. 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2012, study received ahead of print.
    Irshaad Ebrahim, medical director,The London Sleep Centre in London, U.K.
    Michael Breus, PhD, sleep specialist, Scottsdale, Ariz.
    Scott Krakower, DO, addiction specialist, North Shore-LIJ, Mineola, N.Y.
  • 整理編譯:Sidney

2013/01/19

糖與體重的關係





根據一個新的研究,少吃糖與體重減輕有關,多吃糖與體重增加有關。紐西蘭的研究總結,建議限制飲食中糖的攝取,可減少過重的體重與肥胖。Otago大學人類營養學及醫學教授Jim Mann 說:「糖攝取增加體重就增加,糖攝取減少體重就減少」。Mann和他的團隊分析了30個臨床試驗與38個其他研究,他們的目標是要分析總結,找出證據說明成人與兒童的體重與飲食中糖份的關係。

多年來,一些專家說,過多的糖(包括含糖飲料與食物)會有較高肥胖與慢性病風險(包括心臟病與糖尿病),但BMJ評論這些研究有互相矛盾的結論。


糖與體重的研究
自2003來世界衛生組織就建議,添加糖應佔每日熱量的10%下。所謂添加糖是指來自於製造商、廚師或消費者自己添加於食物中的,或是指自然存在果汁、糖漿、蜂蜜中的糖。

在一些研究告知成人要降低飲食中糖類的攝取,可以稍微降低體重。Mann說:這個研究持續8個月,平均約降1.7磅。而增加糖類攝取的人,同樣的期間內增加差不多相同的體重。

Mann說:有證據說研究的時間越長,糖影響體重的效果會更明顯。就是隨著時間的推進,吃更多糖,體重會增加更多,相反,吃越少糖,體重降低更多。

但在兒童方面,糖對體重的影響沒有產生前後一致的結果,可能是因兒童比較沒有遵守研究的飲食建議。但若只看含糖飲料的攝取,兒童的肥胖與喝含糖飲料的習慣有強大的關係,研究發現喝最多含糖飲料的比喝最少含糖飲料的肥胖率高1.5倍。


廠業界的反應

糖業協會拒絕對這項研究結果發表看法,且表示這是一個典型的扭曲科學。

美國飲料協會說這個研究證實當熱量減少體重就會降低,但,糖並不是唯一熱量的來源,如果熱量來自於碳水化合物而不是糖,吃太多,體重一樣會增加,所以糖並不是唯一會影響體重的。


願景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Walter Willett 博士說,研究結果說糖會增加體重是指過度攝取糖類,不過Willett 博士說也說,糖還是會造成很多體重的相關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說每日添加糖控制在熱量的10%內是可以達到的,假設每日2000大卡的飲食,則只能吃200大卡內的糖。有一些方式降低糖的攝取,比如吃水果不喝果汁,且糖來自於新鮮水果,在不過量的情況下,與體重增加無相關性。


後記

只要沒有毒,食物本身沒有好壞!食物會產生好壞通常都是「人為」的,所謂人為,包括:添加物、烹調方法、保存方法、食用頻率、食用總量、、、等,例如新鮮的肉排本身沒有毒,經過高溫油炸、燒烤、煎烤會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PAH)的致癌物,這是一個烹煮上,使好食物變壞食物的人為因素。但油炸、燒烤、煎烤是食物口感呈現多樣性的方法之一,民又以食為天,不同口感的變化,人生才有趣,偶爾吃之沒關係,但若天天吃,就變成是食物選擇頻率上,使好食物變壞食物的人為因素。


所以吃糖也不是壞的,它可以穩定血糖、使心情好、增加口感、提升幸福感、、等,只要控制在每天總熱量的10% 內,不要過量,人生依舊可以很甜蜜。





原文出處:WebMD
文章標題:Sugar and Excess Weight: Evidence Mounts
整理編譯:Sammi

2013/01/16

Omega-3s 脂肪酸跟滿臉痘痘的關係




我有個朋友最近一年來一直被臉上的痘痘給困擾著,在這篇文章就姑且稱她「小安」好了。之前見面的時候我有注意到她兩頰長了好多的痘痘,但礙於隨隨便便就問漂亮的女孩子臉上怎麼冒出這麼多痘子是很失禮的,我就沒問她怎麼了。

去年十一月時我們相約到士林官邸看菊花展,那天早上我們一吃早餐,在她跟店員點蛋餅時,我對她的話特別有印象。

小安:「我的蛋餅不要太油喔!真的不要太多油喔。」
那時我心想她這要求真是奇妙呀~只是當下我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

逛完菊展後,我們就找家店吃飯聊天。她突然問我她臉上豆豆的事情,她說已經看過好多次醫生了,只是醫生的說法不外乎是壓力太大、荷爾蒙混亂等等,然後就開了些藥給她,幾次下來臉上的痘子依然生命力旺盛地長著。

通常遇到這種長痘痘的問題,我都會先說「請多吃些蔬菜與水果」之類的制式回答,只是這次講完立刻被小安給吐槽了。

「我娘每天都會準備很多蔬菜還有水果給我吃耶!」小安張大眼睛說著。

尷尬了~
這關係到我的專業,於是做正開始思考可能的原因。這時突然想起她點早餐時說的話,她為什麼對油敬而遠之呢?

『對了,妳早餐特別交代店員蛋餅油要放少一點,是什麼原因讓你這樣呢?油怎麼了嗎?』

「拜託油很恐怖好不好,吃了會胖耶!!!所以我幾乎不碰油,在家我也會叫我媽儘量少用油煮我要吃的東西。」小安很得意的說。

缺少 Omega-3 的飲食型態

聽完這段描述,我直覺認為這應該是問題所在,接著我再問她平常的飲食實際上到底都吃些什麼食物後,從過去讀過文章還有研究,或許小安體內脂肪酸的平衡出了問題。她的飲食中,Omega-3 脂肪酸的來源相當地缺乏,而這一系列的脂肪酸在體內有緩和發炎的作用。而美國抗老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nti-Aging Medicine)在 2004 年也有研究指出低升糖指數飲食再增加 Omega-3 脂肪酸的攝取就能減少青春痘。

於是我建議小安回家後請媽媽每個禮拜至少煮兩次的鮭魚、鯖魚或是秋刀魚等富含 Omega-3 的魚給她吃,並且買頂級初榨橄欖油來炒菜或是拌燙青菜。

一個月後,我們約在天母的 Cocoro cafe 吃飯並討論她該買哪台單眼相機。吃飯的過程中她說:「席尼你有發現我的臉有什麼不同嗎?」

啥?老實說我早就忘記上次討論過痘痘的事情了,當她這麼一提,我才認真看她的臉...

『嗯...ㄟ....』

「唉呦~ 真是的,你看!我的痘痘改善好多耶~ 連我娘都嘖嘖稱奇,說席尼真的是營養師耶。」小安很開心地說著。只是內心想的是...我本來就是營養師好不好。

小安說她上次聽完我的建議,回家就跟她媽媽講。於是伯母就非常貼心地每天都讓小安吃得到魚,然後還特地把烹調用油改成初榨橄欖油。老實說我聽到這邊真的好感動,因為從過去到現在,就小安最捧場,真地遵循我的建議,而且 It just works!

了解油,不要逃避它

我想不只是小安對油有誤解,因為我們總是直接把吃的油對應到身體內的油,想說吃了油就會變成肥肉。這對油是很大的誤會,因為不管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以及其他微量營養素在體內都有它各自的功用,缺久了身體就會慢慢出現問題。

如果你的飲食裡面,很少蔬菜水果然後也很少吃深海魚或是其他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植物,而你又剛好痘痘一直冒,或許你可以試試看改變一下自己的飲食。因為問題很可能就只是在不均衡的飲食上。


參考文獻

  1. OMEGA 3 FOR ACNE
  2. 認識 Omega 脂肪酸

含糖飲料與憂鬱症風險間的關係





有項研究是由國家衛生部,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院院內研究方案的主持。這些研究結果將發表在三月份在聖地亞哥的美國神經病學會第65次年會,但目前只是初步的研究,待有更完整的資料與數據再發表於醫學雜誌。


這個研究有將近264000位超過50歲的人受測者,在研究一開始需調查他們喝飲料的習慣(包括喝含糖或含代糖的蘇打水、果汁、含糖冰茶等)和詳細的飲食習慣。再觀查約十年內這群人是否有被診斷為憂鬱症。


結果顯示,每天喝4罐或4杯的含人工代糖蘇打水比沒有喝的,憂鬱症風險高出30%。若是喝一般含糖飲料則高出22%。人工代糖飲料似乎比含糖飲料誘發憂鬱症風險更高。而喝咖啡的,可以降低10%憂鬱症風險。


含糖飲料或食品可能會稍微提高憂鬱症風險,而喝咖啡卻可以稍降低這個風險。而研究結果建議,若要降低憂鬱症風險,可以減少飲用含糖飲料或用糖飲料來取代。


研究員說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結果,並警告憂患者仍需遵照醫囑。這個研究只是個開端,因體內生化機制不清楚,但確定的是有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工代糖飲料對人體是不好的。

有一位神經病學專家Kenneth M. Heilman看到這份研究結果並不認同含糖飲料會增加憂鬱症風險,他說「憂鬱症病患渴望甜食」比「含糖飲料造成憂鬱症」的研究證據多,且有證據說憂鬱症的人或有憂鬱症高風險的人會尋求含糖的飲料或食物來自我慰藉。但你永遠不知道是愛吃甜造成憂鬱症或是憂鬱症引起愛吃甜食。


Heilman又說,碳酸或非碳酸的含糖飲料會增加憂鬱症風險,跟喝含糖與低卡含代糖的風險一樣。


後記

「含糖食物飲料」對每個人有不同的意義與作用,心情好時吃糖可以更快樂,心情不好時吃糖可以得到慰藉,經痛時吃糖可以緩解,壓力大時吃糖可以放鬆,低血糖時吃糖可以得到活力、、、理由不同,但目的都是讓自己更舒服,只要不過度的「嗜甜飲食」,糖對身體與心靈是有益處的。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愛吃糖,卻怕胖,選擇用人工代糖取代自然的糖,沒減到肥,反到對健康有害,套句廣告詞:「天然ㄟ尚好」!在做營養衛教時,常強調,盡量吃食物的原來的樣子,可以選擇吃蘋果就不要吃蘋果派,可以選擇吃鮮魚就不要吃魚丸,可以選擇吃蝦子就不要吃蝦餃、、、生活才會少添加多自然。






原文出處:WebMD
文章標題:Sweetened Drinks Linked to Depression Risk
整理編譯:Sammi

2013/01/15

為什麼我總是如此疲倦呢?

圖片來源:stock.xchng

你常常覺得疲倦嗎?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
要重拾你的活力可能比你想像的還簡單,快來看看讓你如此疲倦的三大原因吧!

1. 你吃了些什麼?

攝取咖啡因或糖類對於增加活力可能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因為血糖的大幅度波動會增加你的疲倦感。選擇一個含豐富蔬菜、水果及瘦肉,健康且均衡的飲食才能帶來活力。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醫學院院長J. Fred Ralston Jr., MD表示:「大部分的人在飲食均衡、營養充足後較不易有疲倦的感覺。當我們擁有健康飲食的同時,也表示我們的體重較不易過重,因為肥胖也容易產生疲倦感。」

2. 你的睡眠如何呢?

大部分的人沒有足夠的睡眠。如果你平常睡眠不足,在睡覺前不要攝取含咖啡因及酒精的食物、別看著電視入睡,注意你的臥式保持安靜及舒適能幫助睡眠品質!

3. 你的活動量是多少呢?

這是是否感覺疲倦最關鍵的一點。Ralston醫師表示,關於因老化造成的疲憊感,最好的方式就是規律且有一定強度的運動。這種的運動建議在至少睡前三小時完成,好讓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可以讓身體冷靜下來。如果你覺得運動只會讓你的身體更累,這裡有個好消息跟你分享:運動可以產生體力。幾乎所有相關的報導都發現了以下同一件事:當久坐不動的人開始運動之後,比起那些一直長久坐著的人更不容易產生疲倦。有個神奇的事實:當你運動得越多,你的身體會產生更多的體力。Ralston 醫師建議最好一週運動四次,一次起碼40分鐘,當你這樣執行一個月之後,你的體力會有些許改善;持續運動六個月以上,你會發現體力會越來越好。.如果你已執行了一個月以上規律的運動及充足的睡眠,但仍然覺得很疲倦,那可能是其他部份出了問題了。

以上是常見造成疲累的原因,嘗試做以上的改變並且相信這些改變會讓你的身體會恢復健康吧!


在考慮其他原因之前,先嘗試做以上的改變來看看是否改善疲勞。
如果做了以上努力仍覺的疲倦,建議你看醫生,慢性疲倦可能和很多健康問題有關,例如:

4. 貧血:Sandra Fryhofer醫生, an Emory University clinical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dicine表示貧血是造成疲倦的常見原因,目前透過簡單的血液檢查就可以檢驗出來。對於經血量較多的女性,特別容易有貧血的問題。你可以多吃一些紅肉、深綠色蔬菜等含鐵豐富的食物或補充劑來改善缺鐵的問題。

5. 某些重要營養素的缺乏,例如:鉀。這些也可以透過血液檢查檢驗出來。

6.  甲狀腺問題:甲狀腺亢進與甲狀腺低下都會造成疲倦。Fryhofer醫師說明,這個問題也可以透過血液檢查測量甲狀腺與相關荷爾蒙的濃度,來觀察甲狀腺的功能。

7. 糖尿病: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者身體會感到不適。Fryhofer說如果你覺得無精打采、視力模糊且多尿,就要做個血液檢查!

8. 憂鬱症:如果你覺得疲憊不堪、沮喪失望、食欲不振且找不到任何讓你開心的事,你可能有憂鬱的傾向。別讓自己停留在這樣的狀態中,你的醫生或治療師可以幫助你找到遠離憂鬱沮喪的辦法。

9. 睡眠問題:如果你睡醒後感覺仍沒有得到充分休息,特別是有睡眠時打鼾的習慣,那麼建議你到睡眠治療室。打鼾是阻塞性呼吸中斷的一部分,也就是在睡眠時,會有短暫呼吸中斷。睡眠治療可以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

10. 尚未被診斷出的心臟疾病:感覺疲累可能是心臟出現問題的一個訊號,特別是女性。Ralston醫師表示如果平常做起來很輕鬆的運動,開始讓你覺得從事時很困難,或是當你運動時感覺很不舒服,這可能表示你的心臟已亮起了紅燈,請盡快就醫。

總而言之,先嘗試調整你的睡眠、飲食及運動量,或許你會發現遠離疲倦是如此的簡單。


原文出處:WebMd
文章標題:Why Am I So Tired?
整理編譯:Christine

2013/01/09

腹部脂肪的真相




你知道嗎,腹部脂肪不只關乎腰圍大小而已!它也關係著健康,從現在開始,不論你腰圍多大,做一些改變吧!

但首先要先做一個澄清,這篇文章不是要造成大家對脂肪的恐慌,因為身體本來就需要脂肪,這篇文章是要大家如何面對脂肪,甚至那些看不到脂肪。

脂肪的位置

我們都一樣,有一些看不到脂肪,通常脂肪分兩種:
  1. 皮下脂肪:臀部和腹部,這我們比較容易看得到,也比較會去注意它。
  2. 內藏脂肪:圍繞著內臟(心、肺、消化道、肝等),你看不到,所以比較不會注意。
多數人對看得見的脂肪很在意,對於看不見的內臟脂肪卻不管,但內臟脂肪卻會對健康造成大問題,甚至有些瘦子也有內臟脂肪過多的問題。

脂肪像其他器官一樣

每個人都有內臟脂肪,它不全是壞的,它是內臟必須的保護緩衝墊。太多的內臟脂肪才會產生健康問題,與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癡呆症和某些癌症(包括乳癌與結腸癌)有關。

變胖時,身體把脂肪運送且儲存到臟腑的周圍,如心臟或肝臟。近期出現比較罕見的非酒精性引起的脂肪肝。

多少是太多

必須靠電腦斷層攝影才能精確知道身體有多少脂肪儲存,但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量腰圍,也可以略知內臟脂肪。

為了健康,女性最好讓腰圍小於35英吋,男性小於40英吋。

通常蘋果型肥胖(腹部脂肪比較多)比西洋梨型肥胖(脂肪儲存於大腿或臀部)更令人擔憂,因為較多的腹部脂肪可是較多內臟脂肪的指標。

瘦的人也要注意

有些人即使看起來瘦,卻有很多的內臟脂肪。這可能與基因有關,有些基因傾向於內臟脂肪的儲存。但這也與體能活動有關,內臟脂肪不喜歡你運動,例如,一個英國的研究顯示,內臟脂肪多的瘦子通常透過飲食控制來維持體重,而不是運動。所以不論你是胖還是瘦,運動吧!

個方法控制你的腹部脂肪

-運動-

強而有力的運動可以消除脂肪,包括內臟脂肪,也可延緩內臟脂肪的生成。多少運動才夠,有個研究說,每週四次,每次半小時強而有力的有氧運動。

那什麼叫強而有力的運動?如果你已經準備好,跑步是個選擇,如果你還沒準備好跑步,可利用跑步機在上做快速走路訓練。當然你也可利用飛輪車或健身車或划船機來做強而有力的運動。

每週至少3次,每次30分鐘的溫和運動也有幫助,可減慢你延緩內臟脂肪的生成,但如果要燃燒內臟脂肪,運動強度就要增加。

不去健身房的運動,像掃落葉、走路、整理花園、與小孩玩足球都是。另外,沒有局部減肥這種事,我們不可能移走特定位置的內臟脂肪。

-飲食-

 沒有任何神奇的飲食可以針對消除腹部脂肪,但是當你體重減輕時,腹部脂肪通常是比較快消除的部位 。

高纖飲食也有幫助,有個研究說不用改變你任何飲食的習慣,只是每天增加吃10公克可溶性纖維,比起沒有吃可溶性纖維的,產生比較少的內臟脂肪。10公克可溶性纖維大概就是兩顆小蘋果、一杯碗豆和半杯花豆的量。

這個研究也說,即使你不做任何改變,只是把平常吃的麵包改成高纖麵包,也可以維持體重。

-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有幫助的,有一個研究說每晚睡6-7小時,比每晚睡5小時、小於5小時、8小時、多於8小時,有比較少的內臟脂肪。睡眠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但是也是有幫助的。

-壓力-

有壓力的時後,可能沒辦法對食物做正確的選擇,有些人遇到壓力會亂吃,所以慢性壓力,是個問題。

社會支持(包括朋友與家人)、冥想、運動都可以處理壓力問題,或心理諮商也有幫助。


你可能說沒有時間去做這些事,那就選擇運動吧,因為運動有立即效果,且,不僅對體重的控制有利,對壓力控制也有幫助。

後記

寫了這麼多篇文章,漸漸發現一件事:「運動可以治百病」!運動可以控制體重、運動可以幫助睡眠、運動可減緩壓力、運動可以幫助血糖控制、運動讓心情娛快、運動可以………………寫了這麼多,還不快去擬訂運動計劃,然後just do it!

這篇文章還有一個重點是,內臟脂肪不喜歡你運動,但,你越不運動內臟脂肪會越多,你就更不喜歡運動,所以為了破解這個惡性循環,老話一句,運動吧!


文章來源:WebMD
文章標題:The Truth About Belly Fat
整理編譯:Sammi

2013/01/08

喝紅茶與降低糖尿病發生率之間的關係


圖片來源:stock.xchng

喝紅茶可能可以預防第二型糖尿病,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兩者之間的關連性。研究者分析了50個國家的數據,發現人民攝取較多紅茶的國家擁有著較低的第二型糖尿病罹患率。

糖尿病罹患率暴增且持續暴增中

近十年來,第二型糖尿病的罹患率暴增,我們預估在2013年全球將有高達九億的人口罹患糖尿病或是糖尿病高危險群。

統計學家分析喝紅茶與各種健康情形之間的關係,他們僅發現喝紅茶與糖尿病罹患率之間有相關性。在前述分析中的國家,愛爾蘭、英國及土耳其為紅茶飲用率較高的國家,而在南韓、巴西及中國大陸則較少飲用紅茶。


紅茶可預防糖尿病?仍需更多研究

瑞士的研究學者Beresniak說:「紅茶與預防糖尿病有相關性,這點與前人的研究結果是相同的,但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飲用紅茶是否就是能夠降低糖尿病罹患率的直接因素。我們不能單憑著這一篇報導就這麼認定飲用紅茶可以降低糖尿病罹患率。」

那綠茶與白茶呢?研究者也調查了飲用綠茶及白茶與降低糖尿病罹患率之間的關係,但是Beresniak等人則並未發現飲用綠茶與白茶與糖尿病之間有任何的相關性。

紅茶→全發酵的茶,或許可解釋原因

紅茶為全發酵的茶,在發酵過程中會將綠茶中的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也就是兒茶素轉換為茶黃素(theaflavins)及兒茶素氧化物茶紅質(thearubigins)。

Beresniak說:「如果未來研究證實飲用紅茶確實可以降低糖尿病罹患率,那麼『全發酵』或許能夠解釋其中的因果關係。」

紐約 Lenox Hill 醫院的糖尿病專家 Spyros Mezitis 表示:「飲用紅茶沒有壞處,但是目前也沒有任何理由說服糖尿病患者或是糖尿病高危險群飲用紅茶。我無法僅根據此報告就相信飲用紅茶可降低糖尿病的罹患率。」

確實可以降低糖尿病罹患率的生活習慣:


圖片來源:stock.xchng


以下幾點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確實可以降低糖尿病罹患率:
  1. 減少含精緻糖類及精製麵粉的攝取  
  2. 增加食物中蔬菜、水果、全穀類及低脂乳品的攝取量 
  3. 每週有氧運動三次以上、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


關於本文

  • 文章來源:WedMD
  • 文章標題:Black Tea Linked to Lower Diabetes Risk
  • 文獻與人物:
    Beresniak, A. BMJ Open, Nov. 7, 2012.Ariel
    Beresniak, MD, PhD, department of research, Data Mining International, Geneva, Switzerland.Spyros Mezitis, MD, endocrinologist, Lenox Hill Hospital, New York City.
  • 整理編譯:Christine

2013/01/05

果糖影響飢餓感的線索



撇開代糖不說,這世界上有許多種類的糖,它們或許吃起來都有會我們有甜的感覺,不過這並不代表它們都是一樣的東西,新研究顯示至少對你的腦來說是真的不一樣。

這個新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研究者要求 20 位健康的男女飲用加純葡萄糖或是純果糖的櫻桃風味飲料。

葡萄糖與果糖都是簡單糖,一般來說人們很少會單獨食用這兩種糖,它們通常會加到食物裡面,或者是混合使用,就像蔗糖還有高果糖糖漿就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樣貌,蔗糖是一半果糖與一半葡萄糖的糖;而高果糖糖漿則是 55% 的果糖與 45% 的葡萄糖。

果糖的甜度比葡萄糖高,而且價格也相對便宜。因此,現今美國的飲食比較偏好使用果糖。

研究者是耶魯大學醫學系(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內分泌專家 Robert S. Sherwin 醫師,他說:「由於果糖的價格便宜的關係,它在高果糖糖漿裡頭占了不少的比例,現在的人吃到的果糖可以過去多上不少。」

而這樣的轉變是否導致美國肥胖的情形已經成為待解決的問題。動物實驗已經證實葡萄糖與果糖對食慾與代謝有不同的影響。Sherwin 醫師的研究團隊開始調查這對人類來說是否也是如此。
 

從大腦看糖

參加研究的每個人都會進行實驗兩次,兩次試驗之間會隔幾週到幾個。此外,受試者們都不知道所喝的飲料加的是哪一種糖。

每次試驗,研究者們都會即時掃描受試者的大腦,觀察喝這些飲料會對大腦帶來什麼變化。
科學家們對下視丘發生的變化特別感到興趣,因為這是控制我們食慾的區域。實驗也會採取血液樣本,檢測血液中控制感覺飢餓與飽足的荷爾蒙濃度,而且也會直接問他們在喝完飲料之後的感覺。

當受試者們喝完飲料後,研究者們會迅速觀察接下來 15 分鐘腦部血流與活動的變化。
在喝完添加葡萄糖的飲料後,隨著葡萄糖與胰島素濃度增加,身體似乎能辨識並對額外的卡路里做出減少飢餓感的反應,而且葡萄糖的作用明顯比果糖強。下視丘的活動也慢下來,這個區域活躍會刺激食慾。

反之,在喝完添加果糖的飲料後,下視丘持續活躍。胰島素稍微增加,喝果糖的受試者們說覺得更餓了。而其他如飢餓素(ghrelin)與瘦體素(leptin) 等調控飢餓有關的荷爾蒙,不管攝取的是哪一種糖都沒有什麼變化。

Sherwin  醫師說:「我們吃東西的時候,身體能辨識吃下的是什麼食物,最後大腦會嘗試調整我們的身體需要多少卡路里與脂肪,並維持平衡好讓我們不會吃太多或是吃太少。」

果糖似乎會打亂這個平衡機制,只是研究者們還不知道原因為何。
 

給減重者的建議

那這個研究對注重健康飲食者的意義是什麼呢?

奧勒崗衛生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內分泌專科醫師 Jonathan Purnell 覺得這很難說。「這個研究並沒有證明果糖導致體重增加。它並沒有反應現實世界的狀況。」

業界的代表也同意這樣的看法。中央佛羅里達大學生物醫學教授與玉米加工協會顧問(Corn Refiners Association) James Rippe :「當一起吃這兩種糖的時候(事實上它們總是一起被吃的),果糖與葡萄糖會相互平衡,而且也不會影響下視丘的血流量。該人為實驗任何對人類營養或肥胖的意見都是不當的推測。」

Purnell 醫師認為這個研究的下一個階段應是實驗食物中的這些糖混合物,像是蔗糖與高果糖糖漿,並與水或是代糖做比較。這個研究可能誤導出不要吃水果的結論,因為水果本身就含有豐富的果糖。

美國營養和飲食協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發言人 Rachel Begun 營養師認為比較實際的作法是試著限制添加糖的用量。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統計,美國人一年平均額外吃了將近 150 磅(68 公斤)的糖,換算之後大概是每天從糖攝取到了 440 大卡。

Begun 營養師說:「我們不如這麼說吧!美國人吃太多糖啦,得好好的減糖一下。」Begun 營養師並未參與此研究。

關於本文

  • 文章來源:WebMD 
  • 文章標題:Fructose May Affect Hunger Cues
  • 文獻與人物:
    Page, K.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n. 2, 2013.
    Purnell,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n. 2, 2013.
    Robert S. Sherwin, MD, professor of endocrinology and internal medicine, 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ew Haven, Conn.
    Jonathan Purnell, MD, professor of medicine and endocrinology, 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Portland, Ore.
    Rachel Begun, MS, RD, spokesperson, American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Yonkers, N.Y.
  • 整理編譯:Sidney

2013/01/02

營養共筆2012 年的十大文章




2012 年對營養共筆還有我自身來說都是個驚奇連連的年份,我做了很多可能是害怕、可能是沒想過的事情,當中比較值得一提的就是共筆出書的事情。相信我,當初經營這個部落格的時候,真的沒想到這件事情會發生,就是參加了華文部落格大賽,然後進了決選,接著事情就這麼發生了!

還記得前年寫「營養共筆 2010年的十大文章」時所寫下的東西,我很感動,因為那些事情正慢慢地實現,開始有不認識的營養師想了解,也開始有其他領域的朋友願意參與,希望有天能跟大家一起分享。

接下來就來看看這一年來排名前十名的文章!

  1. 想降低你的三酸甘油酯?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吧!
  2. 再見了...食物金字塔!我的餐盤(My Plate)登場
  3. 有關排毒餐
  4. 我有運動,可是我瘦不下來!
  5. 最佳飲食法 2012:哪種飲食最好?
  6. 抗氧化物與 Omga-3 脂肪酸:吃出你的健康
  7. 飯後運動對血糖控制有益
  8. 好的碳水化合物、壞的碳水化合物,為什麼它對我們很重要?
  9. 尿酸過高,小心糖尿病上身
  10. Lose it! 值得推薦的飲食記錄網站


最後,分享一個 Ted 的演講:想要更快樂?活在當下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